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19    次浏览
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钓鱼岛是中国的,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法理的角度看,这个问题都再清晰不过。国际法上关于领土取得的方式最主要是“先占”原则,是指国家有意识地对无主地实行有效占领。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(1403年)的《顺风相送》,称该岛为“钓鱼屿”,英国人金约翰编辑出版的《海道图说》的第9卷讲述台湾,其中包括钓鱼岛;第10卷才讲述琉球。英国在1950年出版的《大英百科全书》,其中末卷的第24和28图都明确地将钓鱼列岛列入台湾辖区。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,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任何异议。追溯历史,日本曾在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,分明标注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。而钓鱼岛之所以成为问题,还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,中国的战败。1895年4月17日,日本政府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,其中有把“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”的条款。1945年8月15日,第二次世界大战穷途末路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战后《开罗宣言》和《波茨坦公告》明确规定,日本必须将所有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,也就是说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从法理的角度看都是中国的领土。但是,日本政府在未经中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,将附属于台湾岛的钓鱼岛等岛屿交由美军占领。由于琉球群岛(冲绳)被美国托管,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“靶场”。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指出此举“非法”,“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。”1970年,迫于舆论,美国宣布,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,与主权无关。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,由各有关方面谈判解决。日本政府拒绝谈判。1972年,中日建交。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,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,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谅解和共识。2012年,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,宣布“购买”钓鱼岛,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,给中日关系带来了邦交正常化40年来最严重的冲击,国际社会对此广泛关注。日本没有权利拿中国的领土来进行任何形式的买卖,钓鱼岛的寸土滴水、一草一木都不容交易,不管日方以什么形式“购岛”,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。